2023年9月17日,中國漁業協會在廣東湛江就推進《深水網箱養殖生態影響調查與評估技術規范》和《深水網箱養殖區選址指南》兩項團體標準的制訂召開研討會。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于秀娟,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房金岑、漁業資源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肖雅元,廣東海洋大學教授葉富良,標準起草人及起草單位代表,湛江市有關主管部門和企業代表,中國漁業協會標準與培訓部主任閻蕓,湛江代表處主任、金鯧魚分會秘書長彭樹鋒,水產動保分會會長徐劍鋒等30余人通過線下或線上方式參會。中國漁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彭斌輝出席會議并做總結發言,副秘書長關翌博主持會議。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發展深水網箱、養殖工船等深遠海養殖。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6月,八部委又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深遠海養殖發展的意見》,強調了發展深遠海養殖的重要意義,對高質量發展深遠海養殖提出了具體要求。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食物觀的重要論述和相關文件精神,協會積極響應深遠海養殖行業的迫切需要和創新需求,立項了《深水網箱養殖生態影響調查與評估技術規范》和《深水網箱養殖區選址指南》兩項團體標準,指導有關單位起草了征求意見稿和編制說明。
會上,兩個標準的起草人分別匯報了標準編制和征求意見情況,有關專家對標準文件和編制說明的編寫進行了專業指導,參會代表從標準的目標定位、框架設計、術語定義、適用范圍、技術內容、可操作性和銜接統一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充分討論并提出了修改和完善建議。大家還就深遠海養殖的現狀和趨勢、標準化需求、標準體系構建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大家一致認為,隨著我國深遠海養殖這一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協會以行業需求為導向,率先牽頭制訂這兩項標準,恰逢其時,十分必要,有助于為合理規劃布局深遠海養殖提供科學支撐,有助于為海洋生產與生態協調發展積累基礎數據,應通過進一步修改完善,使標準更具前瞻性、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應在確保標準質量的前提下加快制標速度,盡早發布標準,做好宣貫工作,切實發揮標準的指導和引領作用,促進我國深遠海養殖的高質量發展。
會后,協會及分支(代表)機構人員和全國水標委人員還到湛江灣實驗室、湛江市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和廣東粵海飼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調研,并就開展深遠海養殖領域合作、共享資源互促發展、深化協會及分會會員服務等內容舉行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