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中國漁業協會秘書長林毅一行考察調研內江市水產產業,資中縣政協副主席王利雙、資中縣副縣長張文彬、內江市漁業發展中心主任郭兆祥、四川省漁業協會會長左賢金、資中縣漁業發展中心主任賴強等陪同調研。
內江是典型的丘區農業大市,農業基礎扎實、特色優勢明顯。近年來,內江市委市政府把農業發展擺在突出位置,根據“12345”現代農業產業提升行動和“351”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方案,內江市各級大力實施“四大特色農業產業”,其中特色水產產業蓬勃發展,內江市漁業經濟連續15年實現穩定增長,成功舉辦了2020年全國稻漁綜合種養發展提升現場會和高峰論壇。
2020年,內江市漁業經濟總產值達51. 68億元,同比增長 9. 78%;水產品總產量12. 56萬噸,同比增長 3. 61%;內江市漁業人口人均漁業收入21362元,增收2164元;內江市農村人口人均漁業收入1805元,增收281元。漁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全省第一、漁業固定資產投資排名全省第一、漁業經濟總產值排名全省第二、農民人均漁業收入排名全省第三、水產品總產量排名全省第四,小龍蝦、鯰魚、泥鰍、白烏魚產業發展規模全省領先。今年一季度,漁業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內江市水產品總產量3. 87萬噸,增長6. 38%。
五指山養殖基地
(右一:資中縣副縣長張文彬)
(中間:中國漁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林毅)
(左一:四川省漁業協會會長 左賢金)
需加強“中國鯰魚之鄉”的品牌力度,要尋求方法和途徑將品牌推向全世界。
可經常參加中國漁業協會舉辦的相關活動,以活動的形式進行推介和招商引資,例如:可在內江做小型的漁業博覽會。
中國漁業協會將積極的配合地方漁業發展中心,談合作、做推廣、開展品牌推介會。同時地方可向中國漁業協會申請成立“鯰魚”分會,將產業的上中下游整合。
資中縣銀山鎮泰之源養殖基地
第三站:
市中區永安鎮休閑游釣及觀賞魚基地
市中區永安鎮白烏魚養殖基地
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10+3”產業體系及建設成渝經濟區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的總體安排,強力推動百億水產強市建設。按照“3311”工作思路,即以中國鯰魚之鄉、中國白烏魚之鄉、中國西部魚米之鄉“三鄉”)創建為載體,以行業主管部門、金融機構、行業協會“三線”并行為抓手,實施全域漁業綠色發展。重點做好以下九個方面的工作:
持續壯大產業規模,打造漁業現代化示范區;
積極推廣智慧漁業,推進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工作;
強化培育加工企業,推動漁業實現全產業鏈發展;
積極探索新業態,促進漁業產業融合發展;
推廣普及漁業科技,構建現代水產產業技術體系;
加強種業場站建設,增強漁業內在實力;
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加快建立健全水產品追溯體系;
加強魚類資源養護,扎實開展十年禁漁工作,提高漁業水域生態養護水平。
探索創新金融扶持新模式,解決我市漁業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文章已于2021-06-29修改